关于做好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校内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6-24浏览次数:1406

校属各单位:

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国教材〔2025〕2号)和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申报推荐工作安排》的工作要求,现就做好我校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校内遴选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程序

(一)申报单位

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由教材第一主编(作者)所在单位会同教材出版单位共同组织申报,教材第一主编(作者)所在单位的注册地应在江苏。

(二)申报限额

我校申报限额:本科教材3项。研究生教材2项

本科教材和研究生教材限额不打通使用。多个单位(作者)共同主编的教材,占用教材第一主编(作者)所在单位的申报限额。

(三)申报范围与条件

详见纸质版《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根据上级工作要求,此通知依申请公开,不得上网,请各单位到3#205领取,并严格控制传播范围,不得在互联网公开发布或传播。

(四)申报方式

可选择单本全册两种申报类型,不能申报系列教材。同一主编、副主编或第一作者编写的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只能申报一项。对于同时适用于本科生或研究生教育的教材,须择一申报,不得重复申报。

二、申报程序

(一)单位或个人申报:教材第一主编(作者)会同教材出版单位填写申报全国优秀教材奖的相关材料。

(二)单位推荐:申报单位汇总申报材料,切实组织做好相关奖项的推荐工作。

(三)学校遴选推荐:根据《通知》要求,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并在校内进行结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推荐上报江苏省教育厅。

(四)江苏省初评: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上报材料进行省级初评推荐,确定推荐教材后通知高校网上填报。

(五)网上填报:登录全国教材建设奖申报推荐平台,按要求填写申报信息,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三、材料报送

1.申报推荐评审表(一式1份);

2.相关证明材料1套(提供附件材料清单中所有作者政治审查意见和教材使用情况证明材料)

说明:教材电子版,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思想性、学术性评鉴意见以及其他佐证材料,由各申报者提前准备(建议至少三份原件),待省内初评通过后,经教育部申报系统上报;

我校教职工的政治审查意见上交时无需盖章,由教务处统一组织用印。

3.纸质教材提供最新版次印次样书(一式1份)、数字教材提供电子版(光盘或实际销售的载体,一式1份);纸质教材附带数字资源的,提供纸质样书和全部数字资源电子版(光盘或实际销售的载体,一式1份);

4.推荐汇总表(一式1份),由所在单位统一汇总并签字盖章。

以上申报材料请于7月1日前分别报送,本科教材请送至教务处3#205室,电子版发至邮箱:jyk@jsnu.edu.cn,联系人:邵可青 段似钰,电话:83656995;研究生教材请报送至研究生院西教5#-311室,电子版发至邮箱:6020200029@jsnu.edu.cn,联系人:朱公栋;电话:83656222。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优秀教材奖评选工作,充分动员,精心组织、密切协作,切实组织做好相关工作。

(二)严把评选质量关。各单位要严格把握评选条件,严格评审标准,将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选推荐的首要标准,对政治上存在问题、出现违法违纪情形或师德师风问题、社会形象负面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严格评选工作纪律。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规定程序组织评选工作,利益相关人员要主动回避。


附件1.申报推荐评审表及附表.docx

附件2 .推荐汇总表.xlsx

教务处

研究生院

2025年6月24日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公共资源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