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2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办发〔2022〕27号),在中央层面对国家文化数字化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活化古籍特藏的挖掘与利用,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江苏省八家高校图书馆,包括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22年5月开始规划,11月启动“江苏省高校珍贵古籍资源库”建设。经过一年的筹备建设,现已正式启用。该资源库由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牵头立项,是国内首个全省高校携手共建的古籍全文图像联合数据库,为推进古籍研究工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高校珍贵古籍资源库”(第一期)由八家高校单位联合建设,分别是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扬州大学图书馆、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第一期共发布八家高校藏珍贵古籍95部836册,共计发布图像书影100049张。其中尤为珍贵者,如南大藏宋刻本《名公增修标注南史详节》,南师大藏唐写本《妙法莲华经》,南中医藏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本《伤寒直解》,苏大藏明抄本《诚斋先生易传》,扬大藏清刻朱印本《东观汉记》,江苏师大藏清乾隆白鹿山房活字印本《灵棋经》,淮阴师院藏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顾氏奇字斋刻本《类笺唐王右丞诗集》,南农大藏明嘉靖三年(1524)马纪刻本《齐民要术》,均为珍贵善本,首次全文公布。
江苏省高校珍贵古籍资源库访问地址:
https://jsgxgj.n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