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学院徐州教育数字化均衡发展调研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创建部门:智慧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发布者:杨晓童发布时间:2025-07-26浏览次数:149

7月4日至25日,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徐州教育数字化均衡发展调研实践团深入徐州市电教与装备发展中心、徐州市大龙湖中学(城市校)、丰县华山初级中学与丰县华山镇中心小学(乡镇校)等学校,通过实地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解码教育数字化在城乡落地差异,探寻均衡发展路径。

政策为基:三级架构架设教育数字化高速路

在徐州市电教与装备发展中心的调研显示,徐州市已构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彭城课堂”三级数字教育架构,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其中市级“彭城课堂”有效支撑预习与课后拓展,未来也将进一步优化教育公共服务。

城乡对比:走进校园,触摸数字教育的“温度差”

城乡学校实践呈现差异化特征。城市学校代表徐州市大龙湖中学是徐州云龙区智慧教育试点学校之一,该学校深度应用AI技术赋能教学:历史课堂通过数字人实现历史人物动态叙事,语文教学借助智能体开展古诗对话训练,广泛使用“云码”等优质资源,并计划建设虚拟实验室。而乡镇学校代表丰县华山初级中学和丰县华山镇中心小学在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的基础上,数字资源应用多停留于基础工具层级,应用深度和广度与城区学校相比仍存在提升空间。

破局之路:培训赋能与未来规划双轮驱动

教师能力建设成为破局关键。2025年上半年徐州市开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线上线下覆盖 4000余人次,培训范围从主科教师延伸至副科;徐州市大龙湖中学连续举办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会,促进“AI+学科”从理念向实践转化。未来将推进平台集约化与国产化改造,打通三级资源调用通道,基于学情持续优化算法。

实践团表示,将发布《徐州城乡教育数字化均衡发展调研报告》及调研实践微纪录片,设计“乡村数字锦囊”小程序整合设备故障排查等功能,助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持续关注教育数字化进程,以青春之力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一审:杨晓童,二审:武悦,三审: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