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国际暑期学校在智慧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式开营。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学院)处长董海宁、副处长李丹,智慧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帆等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西班牙等国家的16名海外高校学生参加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智慧教育学院院长董永权主持。
董海宁代表学校致辞,向远道而来的海外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江苏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成果及国际交流合作概况,重点阐述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国际化探索,包括与多国高校开展的联合研究项目及人才联合培养成果。她表示,希望本次暑期学校能进一步推动我校与西班牙等海外高校的深入合作,深化我校与海外高校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师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务实协作,鼓励中外青年以技术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成为跨文明交流的使者。
王帆在致辞中表示,学院高度重视本次暑期学校的承办工作,将其作为展现学科特色、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契机。她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生态,学院精心组建了跨学科团队,围绕主题设计了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内容体系,期待大家通过案例研讨、技术实操等沉浸式学习感受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魅力,收获知识与友谊。
郑旭东在发言中分享了自身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领域的研究心得,他表示将与其他授课教师一起,以专业的指导和开放的态度引导学员深入探究生成式AI与教育的交叉领域,鼓励大家多提问、多实践、多交流,在沉浸式学习中实现成长与突破。
西班牙学生代表在发言中分享了从接到交流邀请到决定前来的心理历程,提及大家正是为未知挑战勇敢说出“Yes”,才促成了此次跨越万里的相聚。他们对本次暑期学校的满怀向往,并衷心感谢江苏师范大学的热情欢迎与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坦言虽目前中文水平有限,但坚信在交流过程中会不断进步。同时,他们表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江苏师范大学,期待通过此次学习深入了解中国在智能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国际暑期学校是我校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部署、助力“留学江苏”品牌建设,与西班牙等国高校合作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活动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的深度融合,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技术赋能教育的实践路径,检视智能教育工具在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效能,研究不同社会经济和文化语境下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适应机制,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跨学科人才,促进中西青年学术对话。
为期22天的本次国际暑期学校,将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主题,设置了AI辅助学习工作坊等专业专题课程,涵盖书法、剪纸、五禽操等文化体验活动,以及徐州博物馆研学、科技企业参访等实地考察环节。活动将为海外师生搭建学术交流与文化互鉴的平台,助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创新发展。
(一审:吴婷,二审:董永权,三审: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