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退役军人学院与法学院联合举办2025年转业军官进高校专项培训第八场讲座,主题为《公务员的法治思维》。本次讲座由法学院刘广登教授主讲,2025年春季学期入学的徐州市2023年度和2024年度转业的转业军官培训班学员共同参加了此次学习。
讲座伊始,刘广登教授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法治世界化的时代,法治已成为全球共识。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有139个国家的宪法将法治写入宪法文本,体现了法治的世界性和普遍性。他进一步结合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在讲座的主体部分,刘广登教授从“什么是法治”切入,详细讲解了法治的基本含义、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经典界定以及法治的多重视角,阐述了法治与文明、法治与发展的关系。他系统比较了法治与法制、法治与人治的本质区别,并从权力来源、决策方式、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公平公正性、权力制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了法治相对于人治的显著优势。
接着,刘广登教授重点阐述了“什么是法治思维”。他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论述,指出法治思维是以法律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是依法行事、规则优先的理性思维方式,与人治思维、权力思维相对立。刘广登教授结合PPT展示,依次讲解了法治思维的六个维度:规则至上思维、权利义务思维、权力职责思维、程序思维、契约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详细解析了每一维度的具体内涵和实践意义。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刘广登教授还分析了当前法治思维建设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法治思维能力的思考路径,包括强化教育和培训、创新评价与考核体系、加大违法成本等方面。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对法治思维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有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理解。大家一致认为,要自觉树立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
(一审:刘姗,二审:潘映铼,三审:杨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