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客户端、广西新闻网】大学生眼中的生态文明:到“绿水青山”中寻找“美丽中国”的答案

创建部门:地测学院 发布者:吉宇星发布时间:2025-04-23浏览次数:44

  广西日报客户端和广西新闻网4月21日以“大学生眼中的生态文明:到‘绿水青山’中寻找‘美丽中国’的答案”为题报道我院学生社会实践。报道内容如下:

大学生眼中的生态文明:到“绿水青山”中寻找“美丽中国”的答案

不久前,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迎来了一群新鲜面孔——来自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的“青山逐梦”实践团。实践团的同学们就煤炭塌陷地修复开展了以无人机勘测、水文监测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在贾汪区的“绿水青山”中寻找“美丽中国”的答案。

此次调研中,他们深刻感受到徐州在生态价值化转型中的决心与成效。从2011年徐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徐州通过规划先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现如今,徐州市正大力发展旅游业,2025年清明小长假,徐州市的旅游收入约为5.05亿,“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价值的转化。

实践团在徐州考察

为了探寻生态价值转化的奥秘,我院的“青山逐梦”团队从全国各地有关这一理论的官方报道中筛选出徐州、景德镇、杭州、三亚、重庆、湖州、石嘴山、邯郸、昆明、贵阳、龙岩这十一个城市,诊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困境,构建转化动力模型,再检测生态现状,为生态价值转化积极建言献策。

在进行了理论研究以后,团队成员们又来到湖州、贵阳、重庆进行实地调研。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发源地,曾经的湖州市炸山开矿,埋藏了不少生态隐患,如今,春风又绿江南岸,余村山峦叠翠,溪水潺湲。在与村民交流中,他们进一步感受到全村正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朝着美丽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大步迈进。

贵阳坐落于云贵高原东麓,其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系统与快速扩张的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激烈碰撞。团队来到了拥有600年历史的青岩古镇和夜郎谷景区,体会到了当地人治理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智慧。

实践团在贵阳考察

作为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于一体的直辖市,重庆市政府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强化“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展现“上游担当”,切实做到点“绿”成“金”。我院团队选取重庆市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这一全国唯一一个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的城市湿地公园,对公园内的植被和鸟类物种进行了观察。

近年来,地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生态保护的重大战略需求,从学院老师到团队成员,均有不错的科研成果。我院李建国教授扎根“盐渍土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一线,已承担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高级别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实践团在庐山实习

团队成员张宇、熊思涵也在李建国老师的带领下,检测水土与植被要素,他们的项目“基于DSSAT模型的滨海垦区盐渍土碳氮动态模拟研究”已被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为“大创”)。此外,团队成员郭瑾妍的“小叶锦鸡儿引起的沃岛效应研究”也被荐为国家级“大创”项目,团队成员瞿泽浩的“废成宝—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被荐为省级“大创”项目。 

报道网址链接:

广西日报客户端: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14164691139604480

广西新闻网:http://edu.gxnews.com.cn/staticpages/20250421/newgx6805c065-21786781.shtml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通讯员:刘洁,许董焜

编辑:陶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