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双减”工作指导组于洪江一行来我校调研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发布时间:2023-09-04浏览次数:946

        9月2日上午,教育部“双减”工作指导组专家、辽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于洪江、指导组成员、教育部监管司业务处副处长张晓彬、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教育局监管科科长张忠喜、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监管科科长徐奖金、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监管处主任科员周继昌、江苏省指导组专家、江苏省教育厅校外教育监管与社会教育处处长吴胜东、江苏省教育厅“双减”办主任科员王仰光、江苏省教育厅校外教育监管与社会教育处主任科员朱俊等一行莅临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调研“双减”工作的落实情况。徐州市教育局、铜山区人民政府、铜山区教育局、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等单位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指导组一行先后参观了学校文化长廊、水墨作品展、石情画意作品展、陶艺作品展、航空班作品展等展览。孩子们化身小小解说家,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学校的社团及作品。剪纸和水墨画社团的小小解说家介绍了学校艺术节、水墨作品展、书画公益讲堂、水墨作品进社区、水墨校园写生等活动,这是他们创作启航的地方;石情画意的小小解说家从“选石、洗石、画石、说石”讲述着一个个石头的蜕变;陶艺社团的展品琳琅满目,孩子们将想象揉到泥里,让它们从泥土变成一件件艺术品,传承文化、创造快乐;特色兴趣课程航空班的展厅更是引人驻足,孩子们说这是他们的筑梦平台,引领着他们更好地了解了天空和宇宙的奥秘。科学类社团、文艺类社团、学科类社团、科技类社团……,一个个社团成果的展示,一个个小小解说家的解说,展示了学校“双减”工作的丰硕成果,更展现了附校学子的昂扬风采。

        在主题汇报环节,指导组一行听取了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总校长周慰的主旨报告。周校长结合学校“双减”工作的具体落地情况,从坚守本真、形成共识、明确目标、实现路径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双减”工作举措。一是抱诚守真,坚守教育本真。发自内心的践行“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是保障“双减”工作在学校真正落实的重要内因,改变孩子,从改变家长开始,家校共情才能共频,共频才能共振,唯有共情、共频、共振,才能达到家校共育的效果,守住教育的本真。二是凝聚家校合力,形成共识。家长和教师是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是践行“双减”工作的重要力量,家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形成凝聚合力,是“双减”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先导力量。三是明确目标,明晰“双减”和“双增”的内涵与实质。在小学实践中,“双减”工作的真正落实,必须在“双增”,即:“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上下足功夫,进而达到“减轻家长教育焦虑、减轻家长教育功利”的实效。

        周校长在汇报中介绍了学校“双减”工作的具体做法,2019年办学以来,学校始终秉承“科学与艺术,成就独特的你”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爱的流淌滋润学生健康成长,以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科艺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以多维课程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以国际视野开拓学生多元未来”的育人路径。一是打造精品、特色“延时课后服务”,积极构建“老师神起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课堂教学新态式,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二是以“双增”促“双减”,通过开发思维型灵动课堂,以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品质养成为落脚点,构建了56个课后服务平台,实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广泛兴趣爱好的“双增”实效,为“双减”工作提质增效,起到了“减轻焦虑、减轻功利”的积极作用,促进“双减”工作真正落实。

       汇报结束后,指导组一行还观看了学生的汇报演出,查阅了学校“双减”工作台账。督导组一行对我校“双减”工作的落实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将凭借“双减”的春风,持续构建“一校多品”特色化学校,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路搭桥。

 

文字:王静静

编辑:王静静

审核:王静静

    杨艳平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公共资源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