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14:00,机电工程学院在17#200B开展保研学子经验分享暨生涯规划启蒙交流会。活动特邀12名保研至上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 2026 届优秀学子,他们聚焦绩点积累、科研竞赛、院校申请、面试技巧及生涯规划发展等核心模块,为学弟学妹提供全方位、实用性强的发展指南。
分享会上,保研学子结合自身经历,聚焦核心环节精准支招。学业绩点 4.2、专业排名第一的武美晨同学,通过可视化流程图直观呈现从低年级基础积累、科研竞赛参与,到夏令营、预推免、正式推免的全周期时间节点,同时结合机械工程领域职业发展趋势,建议学子提前锚定研究方向、增强行业适配性;姜如愿、崔锦程两位同学一致强调,绩点是保研“核心基石”,低年级需优先保障学业质量、杜绝挂科违纪,同时筑牢英语能力基础,为升学与未来职业发展增添竞争力。
围绕科研与竞赛赋能,李帅同学结合《矿用钻孔机器人钻杆系统设计》科研项目,详细拆解课题申报、实践操作、数据整理及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方法,为学子搭建“学术研究——职业应用”的衔接认知;斩获全国机器人大赛国家级奖项的许志豪同学,则分享了备赛心得,建议围绕自身专业方向选择赛事,以实战锤炼专业技能、丰富履历亮点,为生涯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院校申请与材料准备环节,钱宇诚同学创新提出“梦想——冲刺——保底”三级院校定位策略,并提醒学子密切关注目标院校官网、保研论坛及行业发展动态,有效规避信息差陷阱;杨芷萱同学从报名系统填报、材料汇编细节入手,建议规范整理科研成果、实践经历等材料,提前梳理核心亮点,同时结合目标岗位需求优化个人展示逻辑,为升学面试与未来求职做好充分准备。
针对保研常见误区与成长关键节点,许志豪同学特别指出“诚信是底线”,在材料准备与面试沟通时需坦诚务实,遭遇考核失利时应及时调整心态、优化目标清单;孙安旭同学聚焦文书撰写这一“加分项”,建议优先呈现与目标专业、职业方向匹配的高含金量经历;喻晓倩同学结合自身学生工作经历,强调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并重的成长理念,为学子未来成长赋能。
本次活动以“保研干货分享+职业方向指引”为核心,覆盖从低年级积累到升学落地的全流程关键要点,内容兼具针对性、实用性与前瞻性。现场同学踊跃提问,与分享嘉宾围绕院校选择、科研适配、生涯路径规划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未来,机电工程学院将持续聚焦学生成长需求,积极搭建“传帮带”式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助力学子明晰发展方向、提升综合能力,为行业进步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青年力量。
(一审:赵宁;二审:严言;三审:刘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