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温暖起航——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举办2025级新老生交流分享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11-14浏览次数:162

为扎实推进“我为同学办实事”实践活动,帮助2025级新生更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11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泉山校区32号楼303阶梯教室举办新老生交流分享会。活动内容充实、氛围热烈,有效增强了新生的归属感与使命感,为他们成长成才注入坚实信心与动力

交流会上,四位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代表——李昕妍、杨振兴、朱子晗、张元伊,分别围绕学业发展、社会实践生活适应等题作分享了各自的经验有见解。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娓娓道来,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锚定方向,科学规划学业路径

李昕妍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点,系统介绍了英语能力提升、专业课程学习及学科竞赛参与方法径,强调夯实基础与持续积累的重要性,并建议新生尽早确立阶段性目标,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杨振兴以“增强学科认同感、激发专业能动性”为主题,阐述了哲学学科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引导同学们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培育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意识,鼓励大家在思想淬炼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二、知行合一,积极参与实践锻炼

朱子晗详细解读了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与学生干部选拔机制,介绍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参与渠道,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建议同学们要合理规划时间,在服务集体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始终保持奉献热情与责任担当。

三、涵养品格,提升自主生活能力

张元伊聚焦人际交往与日常管理,分享构建和谐同学关系的经验,倡导以包容之心待人、以沟通之策解难并提醒大家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同时,她结合本地特色向新生推荐徐州美食校园周边优质生活资源,帮助大家更快校园和城市环境。

四、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共促成长

在自由提问环节,新生围绕学习节奏、心理调适、社团选择等问题踊跃提问学长学姐结合身经历一一细致解答,现场气氛融洽而活跃。多位新生表示,此次交流不仅解决了他们初入大学的诸多困惑,更坚定了他们奋发进取的决心

 

本次我为同学办实事系列活动——交流分享会成功搭建了新老生间经验传承与情感联结的桥梁,彰显了团组织服务青年的使命担当。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不断完善“我为同学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形成“传帮带、共成长”的育人生态,激励青年学子在新征程上挥洒青春,不负时代。

一审:沈晓强,二审:文雯,三审:吴丁玲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公共资源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