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绽芳华 化学启新思——我校承办“国培计划”优质课展示

来源:附属学校发布时间:2025-11-06浏览次数:10

1031日,在江苏师范大学刘翠教授受聘为我校科技副校长的聘任仪式圆满落幕后,教育部“国培计划”(2025年)河南省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优质课展示活动紧接着在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热烈开展。新受聘的科技副校长刘翠教授全程参与,现场聆听了我校王硕、许大雨两位教师的化学展示课,以教学观摩实践为开端,正式开启助力学校科创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提升的工作,两位教师也以扎实的课堂功底,为参与培训的农村骨干教师奉上一场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盛宴。


上午10:15,第三节课的铃声响起,王硕老师以《燃烧和灭火》为课题拉开展示课序幕。课堂伊始,他用一组“魔术式”对比实验瞬间点燃学员探究热情——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差异,自然引出“燃烧条件”核心问题,这一巧妙设计也得到刘翠教授的关注与点头肯定。

探究环节中,王老师将课堂交还给学员,组织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燃烧三要素”实验方案。从器材选择到步骤实施,学员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归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关键结论。随后,王老师结合家庭火灾、森林灭火等真实场景,引导学员运用知识分析“灭火原理”,让化学知识落地生活应用,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回归生活”教学理念,其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思路,与刘翠教授此前提出的“科创教育落地课堂”理念高度契合。

11:15,许大雨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课程接棒登场。许老师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改变”为核心线索,带领学员开启严谨的科学探究之旅,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设计,与刘翠教授关注的“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方向相呼应。

课堂中,学员分组完成“红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等经典实验,在称量、观察、记录中直观感受反应前后天平平衡状态。许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学员从微观角度(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解释宏观现象,助力深刻理解定律本质。此外,他拓展的“密闭容器与敞口容器实验差异分析”,进一步培养学员变量控制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让化学学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自然生长,刘翠教授在听课过程中不时记录,对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环节给予认可。


本次“国培计划”优质课展示活动,既是我校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骨干教师培养的深度融合,更是刘翠教授受聘科技副校长后,校地协同助力教学提升的首次实践落地。两位教师的课堂不仅展现我校化学学科教学的扎实功底与创新探索,更通过“实验探究+生活联结+素养培育”教学模式,为农村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范例。

刘翠教授在课后表示,两节展示课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学科教学与素养培育上的用心,未来可结合高校科研资源,进一步将前沿科技元素融入化学课堂,助力课程创新升级。此次活动也为后续校地联动开展教师培训、课程研发奠定良好基础。今后,我校将持续联动江苏师范大学科研优势,以课堂教学为根基,在科创教育与学科融合中不断探索,既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更高平台,也为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开拓新路径,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向新台阶。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公共资源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