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6日,传媒与影视学院在泉山校区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传承,广告赋能”国家级一流课程《广告业务运作实践》徐州非遗实践成果展暨非遗文化展演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商亮,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召学,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韩如海、徐州市文化馆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传媒与影视学院领导出席活动。
商亮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广告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立足学校“改革、拓展、转型、提档”的发展理念,紧跟当前媒介与市场变革的发展趋势,创新构建了“分层分阶、链式推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了专业建设与服务地方的深度融合。此次成果展不仅是一次课程实践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校地协同、双向赋能的生动诠释。它充分展现了我校国家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扎实成效,体现了学校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坚定决心。
韩如海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实践成果展和非遗展演,让更多人感受徐州非遗的魅力。他表示徐州市文旅局将继续以徐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为纽带,深化与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推动更多专业力量参与非遗创新,让徐州非遗既有“千年古韵”的厚重,也有“时代新声”的鲜活。
国家一流专业广告学专业带头人、国家级一流课程《广告业务运作实践》课程负责人樊传果教授介绍了专业建设情况以及非遗实践调研的历程与成果。非遗传承人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剪纸的传承人张丽君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生实践团队给出的营销策划方案和有针对性的创意设计衍生作品。活动中,与会嘉宾为优秀项目团队颁发了实践成果荣誉证书。
展演现场采取实践成果展览和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相融合的方式进行,马庄香包、邳州纸塑狮子头、冯天兴烧鸡等18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向参观人员介绍着产品的特点、展示着绝活;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则讲解着其为对应非遗项目量身打造的市场调研报告、营销传播策略及创意设计方案,传统技艺与潮流审美的碰撞,迸发出别样的文化火花。
10月26日上午,“广告专业赋能非遗”主题分享会在23C观影室举行,获奖团队为低年级的同学分享了项目开展的过程、实践经验以及报告撰写的心得体会。
此次活动由校教务处、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传媒与影视学院联合主办,是国家级一流本科广告学专业和一流课程《广告业务运作实践》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旨在为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与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一审:佟彤,二审:张陈杰,三审:韩洪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