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学习成效,塑造“智慧+”高等教育新生态,现组织开展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遴选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智启教与学,慧创新未来”
二、参赛对象与推荐名额
教师组:我校在职教师,近两年内承担所参赛本科课程讲授任务,且具有基于智慧课程理念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创新的实践经验。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2名团队教师。我校限推荐1组参赛。
学生组:我校在校学生,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团队不超过5人),团队参赛需明确主要负责人,且需要有1名推荐教师。我校限推荐2组参赛。
三、参赛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参赛师生应遵守大赛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如有违反或涉及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
(一)教师组参赛要求
教师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以真实日常教学为前提,基于智慧教学理念设计参赛课程,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 AI 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构建“教师、学生、AI、智慧教学环境”四维共同体,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组参赛要求
学生以征文形式参赛,文章围绕“Al赋能研究性学习”主题展开,展示学生开发或整合利用智慧学习工具开展自主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创新实践活动,形成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如学习方法创新应用案例、学科知识拓展项目等。
四、材料报送
(一)教师组
1.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申报书(教师组)(附件2)一式1份。
2.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智慧课程网站信息汇总表(含网址、访问账号和密码,必要的访问路径说明,确保能看到课程运行数据)(附件3)一式1份。
3.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教案(1课时),一式1份(附件4)。
4.智慧课堂教学实录视频(1课时,与智慧课堂教学教案对应,须为日常常态教学视频,可使用微格教室设备录制或手机录制,时长40分钟)。实录视频适当体现教学中智慧教学工具和资源的应用,师生互动及教学目标实现情况,包括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状态、技术应用场景等。
参赛课程网站、课程视频和现场评审评分指标见《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评分指标(教师组)》(附件5)。
(二)学生组
1.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申报书(学生组)(附件6)。
2.论文。字数不超过4000,A4页面页数不超过10页,包括标题(三号黑体)、摘要(300字左右,四号宋体)、关键字和正文(四号宋体),正文中标题用四号黑体;图表规范;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学生征文评分指标见《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评分指标(学生组)》(附件7)。
请各教学单位积极推荐参赛选手,以学院为单位于11月14日前提交相关比赛材料。
教师组请将电子版发至jxfzzx@jsnu.edu.cn,纸质版送至泉山校区3#202。联系人:刘佳,夏燕,电话:0516-83656157,83656151;
学生组请将电子版发至944054970@qq.com,纸质版送至泉山校区3#203。联系人:刘潇,田业茹,联系电话:0516-83656952,83656153。
2.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申报书(教师组).docx
3.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智慧课程网站信息汇总表.xlsx
5.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评分指标(教师组).pdf
6.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申报书(学生组).docx
7.首届长三角高校“超星杯”智慧教与学大赛评分指标(学生组).pdf
教务处
2025年10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