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下午,国际商会(ICC)北亚地区争议解决业务副主任张安然博士应法学院邀请,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仲裁法下中国涉外法治人才的机会与挑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主任刘恺教授主持,法学院25级研究生、敬文书院涉外法治实验班本科生及部分教师参加。
讲座伊始,张安然博士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从英文术语的细微差异入手,生动阐释了仲裁的定义与特征,并围绕“仲裁地”这一专业概念,深入剖析了仲裁与一般诉讼的区别。随后,他多次采用情景问答的形式,以国际商会的组织架构与职能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案例,形象展示了仲裁机构的运作模式与仲裁案件的处理流程。在讲述过程中,张博士还融入个人学习经历,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分享了法学学习的建议,并在如何撰写邮件、展示自我、寻找实习与就业机会等方面提供了实用指导,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共鸣。
在交流互动环节,来自25级涉外法治实验班的几位本科新生就当前就业形势、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国内外学习差异等问题踊跃提问。张安然博士对同学们的积极思考表示赞赏,建议大家在本科阶段保持对专业的热爱,专注学业,多读好书,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他鼓励同学们不必担忧将来“不能做什么”,而应多思考现在“能做什么”,要善于利用现有平台,脚踏实地发展自我,最终必将实现理想成果。
本次讲座聚焦涉外法治人才在仲裁领域的能力构建与发展路径,突破了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模式,通过情景互动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仲裁专业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热烈反响与深入讨论。同学们表示,通过讲座不仅对仲裁领域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理解,也对当前学业规划与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效提升了法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效。
讲座结束后,张安然博士还与备战“贸仲杯”竞赛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就竞赛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文书撰写和赛训安排等方面提供了宝贵建议,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一审:李海嫚,二审:张杰,三审:张峰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