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人文社科工作例会全面启动2026年国家级社科项目申报工作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403

9月23日下午,学校召开人文社科工作例会暨2026年国家级社科项目申报启动会议。副校长朱国军,文科学院、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全体工作人员参会。会议由吕靖波院长主持。

会上,社科院王世进、兰芳两位副院长分别介绍了三方面内容:一是近几年国家级社科项目的立项情况;二是通报了文科平台及横向项目本年度的完成情况;三是就2026年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作了动员。

文科学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三项核心议题展开汇报与交流,具体包括:2025年学院年度科研目标任务的完成进度、2026年国家级社科项目申报的意向摸底情况,以及项目申报过程中的典型经验与实际难点。

吕靖波院长对2025年下半年人文社科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吕院长结合国内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通过对比分析同类院校的项目申报数量、立项率等数据,为学校找准差距、明确目标。

最后,朱国军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对各位负责人的细致汇报、深入分析及务实建议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此次会议既“摸清了家底、找准了问题”,也“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朱校长强调,国家级社科项目申报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系统性、机制性工作”,需要全校上下协同发力、久久为功。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早动员、主动谋划”,各学院要立即启动2026年国家级社科项目申报动员工作,引导教师提前梳理研究积累、确定申报方向,避免“临时抱佛脚”;二是“精准分析、分类指导”,学院负责人要结合本院学科特色、教师研究基础,对申报人选进行“一人一策”分析,针对不同教师的短板提供个性化指导;三是“紧跟政策、动态调整”,要密切关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政策的最新变化,及时解读政策导向、调整申报策略,确保研究方向与政策要求高度契合;四是“挖掘潜力、内外联动”,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学院内部有潜力但尚未参与申报的教师,激发其申报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高水平院校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拓展研究视野。并且要高度重视学校高质量发展考核中的科研指标要求,正视当前项目申报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钉钉子精神攻克难题,争取在2026年国家级社科项目立项上取得更多突破。

(一审:王曦,二审:王世进,三审:吕靖波)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公共资源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