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廖序东先生塑像揭幕仪式

来源:文学院发布时间:2025-09-07浏览次数:186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7日上午,我校举行纪念廖序东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塑像揭幕仪式。江苏省政协学习委员会原主任徐毅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主任周琪,廖序东先生女儿廖丽珠、廖礼平等亲属代表,江苏春雨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军,江苏省语言学会会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华宝,校党委书记芮国强,校长杜增吉,副校长商亮、黄德志出席揭幕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界代表、各地校友代表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师生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揭幕仪式由商亮主持。

仪式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杜增吉介绍了廖序东先生塑像的建设背景与创作过程。廖序东先生塑像由南京校友会倡议,江苏春雨教育集团捐资建设。塑像整体形象端庄儒雅,宏阔正大,通过塑造廖序东先生身着中山装、佩戴校徽、手持书本在校园中边行走边思索的姿态,展现了廖序东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先生”风采。中文80级(1)班、江苏春雨教育集团捐资栽种两棵楷树于塑像两侧,象征着先生的崇高品格,寓意着师道精神如楷树般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在大家共同见证下,亲属代表、校友代表、学校领导共同为廖序东先生塑像庄严揭幕。

仪式上,芮国强向莅临今天仪式的各位嘉宾、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向廖序东先生的亲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心系母校、情牵恩师,为塑像落成给予支持的南京校友会、中文80级(1)班校友、江苏春雨教育集团和所有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廖序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体系严谨、内容精要,哺育了数代学人,至今仍是语言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经典文献。廖序东先生也是我校语言学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倾注了毕生心血,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廖序东先生“博大精深、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格魅力,始终是我们为人、做事、治学的楷模与典范。为廖序东先生立像,不仅是为了缅怀一位教育巨匠,更是为了传承弘扬其教育家精神。

芮国强强调,在全校上下全面推进“对内改革、对外拓展、专业转型、学科提档”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汲取廖序东先生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甘于奉献的精神力量。希望全校师生学习、传承、发扬教育家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到“铸魂强师”要求上来,使之成为谱写教育强国华章、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芮国强指出,校友是母校最宝贵的财富,是学校发展最坚实的后盾。广大校友虽离校多年,但始终心系师大发展、情系学术传承,塑像落成正是校友们与母校同心同向、共缅先贤的生动体现,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校友群体对母校的赤子之情与责任担当。期待校友们与学校一道从廖先生的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早日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而不懈奋斗,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江苏师大贡献!

周琪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母校和廖序东等“大先生”的感恩之情与崇敬之心。他表示,母校各学院各专业都有这样一批“大先生”,他们是母校的脊梁和灵魂。正是他们这些“大先生”的言传身教,为校友们树立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才成就了母校造福淮海大地、桃李芬芳天下的美名,广大校友每每回望母校便想起他们,心中充满了温暖和眷恋,廖序东先生正是这些“大先生”中的杰出代表。南京校友会和江苏春雨教育集团捐资支持母校开展“致敬‘大先生’”主题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应该“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缅怀恩师、感恩“大先生”,立足当下、当好“大先生”,面向未来、培育“大先生”的系列活动。期待通过为廖序东先生塑像,激励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以“大先生”为榜样,让“大先生”的风范在母校代代相传。

廖序东先生的女儿廖礼平女士在致辞中代表全家向塑像的捐赠者、建设者、设计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廖礼平深情回忆了父亲潜心学术、教书育人以及教导子女求学的往事,表达对父亲深切的感恩与追思。她回忆,父亲总是伏案疾书,写字台上永远是打开着的书籍、写满批注的教案和学生的文章。父亲为中文系83级毕业生的题词“要教育青少年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自己首先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影响了一代代师生。塑像的落成不仅是对父亲个人的纪念,更是对师大育人精神与学术传统的生动诠释,体现“教育是关爱的传递,学术是真理的坚守,传承是使命的延续”的深刻内涵。廖礼平还表达了作为校友对母校江苏师范大学的感激之情,她于1977年考入中文系,深受父亲及其同辈教师学术精神与育人情怀的熏陶,最终也走上教育岗位。

廖序东先生的学生代表王冬梅在发言中深情回忆了廖序东先生对后辈学人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廖序东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她表示,廖序东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感染着一代代学子。即便年事已高,他仍亲自开设多门课程,以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刻影响了众多学生的学术道路。廖序东先生卓越的学术眼界始终指引着一代代学子。王冬梅表示,廖序东先生对学术研究方向的把握具有前瞻性,他早在二十世纪末就强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应结合历史语法与方言语法,后来汉语语法化研究与方言语法研究都成为学界长盛不衰的热点,其多位学生在相关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廖序东先生保持终身的学术探索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廖序东先生晚年仍持续著述、参与学术活动并致力于教材修订,为语言学科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也激励后辈学人不断前行。廖序东先生这座塑像将成为一座精神坐标,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仪式上,中文80级(1)班代表任越朗诵了班级同学共同创作的《双楷铭》,文学院廖序东班学生代表朗诵了学院教师创作的《我们的大先生》,真挚表达了师大学子对廖序东先生的无限敬仰与深切怀念。

(一审:顾振中,二审:吴向裕,三审:殷子钰)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公共资源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