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 2025 年教育部语合中心 “汉语桥” 德国学生夏令营

来源: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学院)发布时间:2025-08-19浏览次数:266

8月3日至16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江苏师范大学承办的“汉语桥”德国学生夏令营圆满闭幕。来自德国的27名师生在为期14天的文化研学中,深入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德志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黄校长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德国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了江苏师范大学的发展概况以及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指出,“汉语桥”项目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既是文明互鉴的桥梁,也是民心相通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体验中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本次夏令营采用“文化浸润+语言实践”双轨模式,构建了三地联动的文化研学体系。在北京段行程中,营员们不仅登上八达岭长城领略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雄浑气象,更深入什刹海胡同感受原生态的京味生活,并在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中触摸中华文明的脉络。在济宁阶段,通过“三孔”景区的实地研学,营员们系统了解了儒家文化精髓;中医药文化体验馆的“望闻问切”实践,则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传统医学的深厚内涵。徐州段的行程重点聚焦两汉文化和非遗体验,通过徐州博物馆的珍贵藏品、汉文化景区的遗址考察、户部山古民居的建筑探访,以及草编、扎染、皮影戏等非遗项目的亲身体验,为营员们构建了立体的历史文化认知体系。

闭营仪式上,营员们通过视频回顾了研学精彩瞬间。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学院)处长董海宁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夏令营既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更是中德友谊的生动写照。期待营员们当好中德文化交流的使者,做中国故事的见证者与传播者。仪式现场,在悠扬的乐声中,双方互赠礼品。营员们特别准备了精心制作的留言册,册中不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徐州历史文化地标戏马台、黄楼和苏公塔,更饱含深情地引用了苏轼的经典诗句,字里行间既镌刻着对此次夏令营的珍贵记忆,又传递着对中华文化的真挚热爱。这份饱含深情的礼物,成为中德友谊的美好见证。

此次夏令营以语言为媒,以文化为桥,通过精心设计的三地联动研学体系,让德国青少年在行走中深度感知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为促进中德人文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我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促进文明互鉴、深化国际友谊贡献更多高校智慧。


(一审:雷阳阳 二审:任欢欢 三审:董海宁)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公共资源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