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深化资助育人成效,切实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8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组织开展了暑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学院学工团队深入到江苏省宿迁市、盐城市地处相对偏远的乡村,重点走访了来自地域相对贫穷、生活相对困难的在校学生,将学院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学生家中,搭建起家校协同育人的坚实桥梁。
家访过程中,辅导员们不畏酷暑,长途跋涉,代表学院为受访家庭送上了米面粮油等生活慰问品。每到一户,辅导员都与学生及家长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其家庭经济来源、主要支出、存在的实际困难以及学生在家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辅导员们耐心细致地向家长解读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各级各类资助政策,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和学院层面提供的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发展型资助项目等,确保资助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感谢学院和老师这么远来看望我们,还带来这么多东西。了解清楚这些政策,我们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放下了。有学校和老师在后面支持着,孩子读书我们就安心多了!”一位学生家长握着辅导员的手激动地说。 家长们对学院主动上门关怀、精准对接需求的举措表达了由衷的感激,纷纷表示将克服困难,全力支持孩子完成学业,并教导孩子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未来回馈社会。受访学生们也深受鼓舞,表示将勇敢面对暂时的困难,珍惜学习机会,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质,不负家庭和学院的殷切期望。
本次暑期家访活动,不仅是一次物质的帮扶,更是一次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激励。 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实地走访,学院真实掌握了困难学生的第一手家庭信息,拉近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有效提升了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和温度,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做实做细资助育人工作的生动体现。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坚持“扶困”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拓展多元化资助渠道,持续优化个性化帮扶模式,努力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为每一位马院学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助力他们成长成才,担当时代使命。
(一审:戴笑笑,二审:文雯,三审:吴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