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双高协同 光聚成链”先进激光材料与装备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政府、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江苏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同承办。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院士范滇元,江苏师范大学校长杜增吉,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三级调研员徐宁,徐州市铜山区委常委、徐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雷,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董晓臣、赵鹏等出席活动。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新材料与高端装备相关重点产业链企业代表,以及多家投融资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机遇。大会由副校长董晓臣主持,徐州市工信局、铜山区政府、徐州高新区、铜山区科技局、高新区科技局、江苏师范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中俄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和相关教师参加了活动。
在开幕式致辞中,杜增吉校长强调,此次大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重要指示为指引,聚焦“先进激光材料与装备产教融合”主题,以“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为路径,汇聚各方专家共商发展大计。他指出,通过“双高协同”激发创新动能、“光聚成链”锻造产业脊梁,是践行“走在前、做示范”嘱托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协作共赢的重要途径。
戴雷在致辞中表示,徐州市高新区凭借科创资源富集、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优越等优势,在先进激光材料与装备产业领域构建起良好生态。他诚邀各界携手共谋发展,依托“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布局创新平台、集聚领军人才、完善产业链等举措,推动先进激光材料与装备产业蓬勃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徐宁在发言中表示,江苏高校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现代产业前沿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耦合的协同发展生态体系,全力推动教育与产业全方位、深层次、一体化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江苏高校成果和铜山区(徐州高新区)企业技术需求正式发布,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对接点。徐州高新区与我校举行了江苏省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共建签约仪式。江苏曙光光电有限公司、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宝溢视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江苏雷龙安全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等分别与物电学院教师进行了校企合作重大项目签约。
在协同创新系列主题报告环节,赵鹏副校长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范滇元院士作了题为“未来激光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系统回顾并深刻阐释了中国激光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我国激光产业历经黄金十年发展,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激光设备市场占据全球半壁江山;未来铂金十年,有望实现万亿产值,成为全球领先的激光智造强国。
上海交通大学钱列加教授以“国家IFSA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践”为题,深入探讨了中心在打破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界壁垒,整合多领域团队,共建联合实验室,增设协同项目,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全链条协同机制方面的经验。他强调,这种协同机制实现了科学研究与工程实施有效协同,促进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了科技创新体系,助力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任务高效完成。
奥谱天成(厦门)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刘鸿飞董事长分享了国产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成像仪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化情况。该设备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且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填补了国产高端拉曼成像仪市场空白,展现了我国在高端光电设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下午,多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顶尖学者分别就先进激光材料、技术与装备领域的前沿技术作了精彩专题学术报告,为与会者带来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业动态。
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将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各方深化“双高协同”机制,催生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助力江苏先进激光材料与装备高质量发展,为江苏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提供有力支撑。
(一审:秦佩,二审:刘鹏,三审:何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