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2025年暑期将至,为妥善做好本科生暑期申请留校相关工作,保证暑期留校学生的财物和人身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秩序和校园稳定,现就做好暑期学生留校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请留校条件
根据暑期校园内宿舍维修改造需求、校区功能调整搬迁等现实情况,2025年暑期本科生申请留校工作按照“非必要不留校”原则办理。如有下列特殊情况确需留校的,须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1.因备考研究生(仅限大三年级学生和五年制大四年级学生,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居家备考)、科研实验、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文体比赛等原因,经父母同意确需留在学校的;
2.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需短期留校的;
3.其他因特殊原因暂无法离校返乡的情况。
二、审批流程
1.学生申请。确需留校且符合条件的同学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提出申请,申请留校时间需为自放假第一天开始的连续时间段,学校不接收假期中间时间段的临时留校申请。申请学生需填写《江苏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暑假留校申请表》(附件1),报送至所在学院。
2.学院审核。各学院要依据文件要求对学生暑期留校申请事由、留校时长、详细情况等进行严格审核,对留校原因进行比对、分析,指定专门辅导员、班主任,与家长充分沟通确认,收取家长知情同意书(同意书应真实有效,一般应为父母本人或监护人同意,家长须签字并加盖指模)。学院审核通过后,分管本科生工作院领导本人签名确认,与留校学生签订《江苏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假期留校安全协议书》(附件3)。
3.材料报送。请各学院于6月26日前将《江苏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暑假留校申请表》(附件1)和《江苏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暑假留校统计表》(附件2)纸质表签字盖章后报送至学生工作处学生管理科(西教5号楼210办公室),电子材料打包后以“XX学院暑期留校材料”发送至学生处邮箱xsc@jsnu.edu.cn。学生工作处逐一审核后将名单反馈给学院。
4.住宿安排。学校后勤保障部公寓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三、留校学生教育管理
1.开展专题留校学生安全教育。暑假前,各学院要结合实际专门开展一次留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切实增强留校学生的遵规守纪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引导留校学生践行“安全第一责任人”理念,增强宿舍用水用电安全意识,提高防火防盗防诈骗防溺水能力,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宿舍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公寓服务中心相关安排,严禁暑期在宿舍内留宿非登记留校学生和校外人员、已毕业学生等,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如发现违规违纪情况,取消留校资格,按校规校纪处理。
2.严格落实每日晚点名工作。各学院对留校学生管理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严格执行每日晚点名制度。各学院按每10名(不足10名,按10名计算)留校本科生指定1名负责点名管理的学生骨干,每1名留校学生指定1名专兼职辅导员“一对一”教育管理。负责学生须于每日晚22:00前完成晚点名信息报送,各学院于22:30前线上填报当日留校学生晚点名情况。当日未归学生应及时联系弄清去向,及时处理不过夜。学校将不定期抽查各学院晚点名情况,发现弄虚作假的师生,及时通报处理。
3.细致做好外出请假报备工作。留校学生当日出校当日返回且不离开徐州市区的,履行外出报备手续,在校门口刷卡或刷脸进出。离校1日以上的经履行请假手续后直接返家,不再返校。未申请留校学生以外出旅游、交友、集中考研培训等事由请假,各学院先审批离校,学生离校后,经父母同意,再安排有关行程,学院及时关注在校外学生动向。
4.认真做好暑期值班工作。各学院要安排好暑期值班和安全巡查工作,只要有一名学生暑期在校,就需安排学工队伍老师在校值班,同时将值班老师电话告知学生,确保通讯工具和信息渠道畅通。学生工作处将根据各学院留校学生人数比例确定暑期“学子安心”值班人员分布比例。值班期间,如遇紧急情况,要稳妥处置,及时报告。
四、工作要求
1.做好教育引导。经气象部门和专家预测,2025年夏季呈现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增多、极端天气频发的特点,要提醒同学们充分估计暑期在校独立生活可能遇到的困难,非必要不提倡暑期留校。
2.提高思想认识。各学院要从维护校园稳定和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暑期留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出妥善安排,加强教育管理,开展专门的安全教育,及时掌握有关情况,确保学生人、财、物的安全。要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关爱在校学生并提供必要的服务,积极营造平安和谐、乐学充实的假期氛围。
3.关心关爱经济困难学生。各学院要关心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返乡情况,通过谈心谈话、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精准了解掌握经济困难学生假期返家情况,对因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往返交通费的学生给予交通补贴和必要的暑期生活补助,不提倡、不鼓励、不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外从事无保障的勤工助学活动,已经在校外开展此类活动的,要逐一排查安全隐患,逐一劝解返乡生活学习。
4.做好暑期学生心理调试指导。各学院要协同心理中心做好暑期家校共育工作,我校心理中心将提供亲子教育、亲子沟通等系列指导性线上讲座,请各学院组织好参与和学习工作。
5.压实工作责任。各学院要深化工作措施,细化工作任务,将暑期留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落实落细,要落实专人加强留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并于7月1日前将负责老师信息报送至学生工作处。
联系人:刘萌,联系电话:83656240。
学生工作处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