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第二届教师发展周系列活动第三讲

来源: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19-07-14浏览次数:680

2019年7月14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应邀在13号楼106报告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以“‘教育研究’断想”为主题专题讨论活动。该活动由我院高伟院长主持,蔡国春副校长、发展规划处刘林副处长以及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吴康宁教授以“何为教育”研究为主题,向我们阐释了“教育研究”和“教育学研究”两者的概念内涵,提出教育研究是“针对教育现象,基于教育视角旨在生产教育理论”这一观点。接着,吴教授具体剖析了“教育现象”“教育学视角”和“旨在生产教育理论”的深刻意蕴,和并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的多年来的研究经验,从“吊诡的结果”“连字符学科”和“所谓边缘学科”三个层面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次吴教授以“教育研究需要哪些基础”为主题,向我们展示了其多年的研究体会。他认为,教育研究首先需要有知识基础。知识基础中包括以教育学知识,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大基础学科知识构成的“1+3”形式的“必备知识基础”,以及在必备知识基础上形成的“1+3+X(密切相关学科的知识)”形式的“基本知识基础”和“1+3+X(密切相关学科知识)+N(其他学科的知识)”形式的“充足知识基础”三方面组成。其次,教育研究还需要一定的阅历基础。他认为,阅历虽会随着人的经历增长而渐趋丰富,阅历也并非简单的经历叠加,重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思与参悟。最后,教育研究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基础。想象力不仅包括艺术想象力,还包括由概念的想象、逻辑的想象和思想的想象构成的学术想象力。

最后,高伟院长对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学术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在感谢吴教授为我们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洗礼的同时,也为其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所折服,更对其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表示无比的敬仰。全院的师生也因此次的活动受益良多。

人物简介: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历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规划组成员。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