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第二届教师发展周系列活动暨江苏省研究生“青海支教”教师技能专训暑期学校第一讲

来源: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19-07-14浏览次数:831

    2019年7月13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第二届教师发展周系列活动在13号楼106报告厅顺利举行。我院全体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参加。

    开幕式上,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蔡国春教授致辞。蔡国春教授对我院在教育学科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我院2018年举办的第一届教师发展周系列活动在江苏师范大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受到了多方赞誉。同时蔡教授表示,学校各方领导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希望我院第二届教师发展周活动能更上一层楼。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邓友超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第二届教师发展周系列活动第一讲,报告主题为“教育知识生产与理论供给”。本场讲座由蔡国春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邓友超教授开门见山,抛出了他的困惑,即“我们的教育知识生产与理论供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邓教授指出这一问题的缘起有四点,其一,论文答辩没有好的选题,水平弱化,流于形式;其二,教育学是其他学科的穷亲戚,生产的知识不能为其他学科所用;其三,教育学与教育脱节,教育并不是以教育学提供的知识为支撑,应该化知识为常识;其四,教育学绝大部分的文章缺乏富含冲击力的概念和观点,处于理论的跟随期而不是理论的突破期。其次,邓教授提出,我们的教育知识生产导向出了问题,我们知识生产的来源应该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从而形成教育理论体系,而不是来源于其他学科或国外,应该强调中国的教育体系,而不是国外教育体系的中国化。接着,邓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教育理论形成的高峰期,从赫尔巴特到杜威再到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再到伊凡·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他指出信息技术带来第四次教育理论生产高峰期,例如深度学习、翻转、混合式学习等。基于此,邓教授认为教育理论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最后,邓教授以例证的方式,结合一些经典的教育现象或问题,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应该如何进行教育知识的生产与理论供给。互动环节中,邓友超教授耐心地解答老师们的疑难困惑。讲座尾声,教育学院院长高伟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简要总结。

    邓友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现任《中国德育》常务副主编、《教育研究》副总编。研究领域:主攻教育理论、教师发展,关注教育发展战略、德育政策。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教育解释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组编、校编、参编著作多部。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