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场景应用,探索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6月3日下午,文学院在305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人工智能赋能《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导读》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徐放鸣教授、郑磊教授、教务处副处长满在江出席,文艺理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导读》课程全体授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文学院副院长刘君敬主持。
徐放鸣凝练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导读》课程四十年一贯坚持的教学特色:坚持原典教学,再现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魅力;运用青春话语,展现马克思主义文论青春面孔;紧扣时代潮流,激发马克思主义文论生命活力。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改革,是时代大势所趋。下一步,要切实提升前沿意识、创新意识、安全意识,探索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继续深化原典化、模块化教学改革;坚持教研相长、相互成就;加快完成所承担的教改课题、课程录制任务;厚植积累前期成果,力争申报获批省级、国家级高层次成果。
满在江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碰撞,课堂教学形态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教师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积极践行者,要主动拥抱变革、锐意改革创新,自觉将AI融入备课、授课、评价、辅导等教学全流程,全面推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
郑磊回顾了王惟甦教授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导读》课堂教学艺术。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温德朝作《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导读》课程建设报告。文艺理论教研室田崇雪教授、贺莉副教授、李金梅副教授、曾仲权副教授、李新老师,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导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微课程建设、教学与科研互动共生、AI赋能课堂教学实践与构想等话题作了交流发言。
(一审:温德朝 二审:刘君敬 三审:葛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