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负责人邵政达教授在核心期刊《历史教学》上发表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成果

来源:巴研中心发布时间:2025-06-06浏览次数:353

   近日,中心负责人邵政达在《历史教学》刊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帝国海洋法制建设与治理模式研究(1763-1889)”(24BSS014)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目主要研究1819世纪英帝国为建立和维系海洋霸权进行的法制建设与海洋治理。

   本篇论文主要聚焦——作为英帝国海洋治理主体的高等海事法院的起源及其影响。本文认为:高等海事法院的兴起既是中世纪英国司法领域和海洋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近代英国高等海事法院和英帝国海事司法体系的序章。14世纪中叶以后,新兴的高等海事法院对于弥补本土法救济不足、推动英国海商法发展、加强英国海洋主权和构建海洋治理体系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需要指出,中世纪的高等海事法院还处在形成初期,不仅内部组织机构尚不健全,而且管辖权范围也存在较大争议。同时,高等海事法院与其他法院的冲突仍然尖锐,不得不与普通法法院、地方市镇法庭、衡平法院等分享海事司法权。16世纪以后,随着英国海上贸易的持续扩张与罗马法复兴运动的推进,王权支持下的高等海事法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高等海事法院代表的大陆民法(罗马法)体系与普通法法院代表的英国本土法律体系之间也展开新的较量。这种较量不仅在英国本土展开,也随着英帝国的扩张而延伸到殖民地。同时,高等海事法院成为英帝国海洋治理体系的核心,成为“海军—海事法院—议会”三轴心治理体系中的关键角色。在这一体系下,海事法院、议会和海军三方协调互动,通过司法能动、立法保障与军事协助,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海洋治理模式。这一海洋治理模式对于英国经略大西洋、印度洋,构建英帝国海洋霸权起到了支柱作用。




       (一审:张传琳;二审:邵政达:三审:鞠长猛)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公共资源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