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沁寓迎端午 传承文化共青春” ——后勤保障部党委第四支部开展包粽子微课堂活动

来源:后勤保障部发布时间:2025-06-06浏览次数:414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公寓住宿学生文化生活,增强组织凝聚力,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后勤保障部党委第四支部于端午节前夕,在忆江南餐厅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粽香沁寓迎端午 传承文化共青春”主题包粽子微课堂活动。支部党员、公寓值班员以及数十名来自不同院系的住宿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方寸之间寓深意,微课堂里话传承本次端午节活动支部巧妙融入“微课堂”环节。张辉副部长在动员讲话中提到本次活动将传统文化体验与党性教育相结合,不仅仅是对包粽子的技艺传承,更是文化及爱国精神的传承,支部举办此次活动,正是希望以传统节日为载体,通过沉浸式的劳动实践与文化体验,让大家在亲手制作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让爱国情怀与文明风尚在温馨的公寓家园里扎根生长。随后三食堂王智主任围绕端午节的起源、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坚贞气节、以及划龙舟、佩香囊、挂艾草等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进行了生动讲解。他特别指出,粽子的棱角象征着屈原刚直不阿的品格,包裹的糯米则寓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守护。这方寸美食,承载的是厚重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粽叶舞动承古韵,巧手翻飞传温情支部邀请饮食服务中心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现场示范教学。从翠绿粽叶的舒展折叠,到莹白糯米的适量填充,再到蜜枣等馅料的巧妙包裹,最后用棉线缠绕扎紧,师傅耐心讲解示范每一个步骤,将传统技艺生动展现。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党员同志们率先动手,与同学们结成“师徒对子”,手把手传授技巧。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粽叶的清香与糯米的甜润交织弥漫。尽管不少同学是初次尝试,包出的粽子形态各异,有的棱角分明,有的略显“富态”,但每一份略显笨拙的作品都凝聚着专注与热情,传递着节日的喜悦与集体的温暖。

缕缕粽香情更浓,党群连心润无声当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粽子出锅,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满足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学会包粽子的技能体验,更是一堂深刻而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和劳动实践课,在集体协作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支部党员们也深切体会到,以这样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服务学生、贴近学生,是践行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关系的生动实践。缕缕粽香中,流淌的是传承千年的文化血脉,凝聚的是党群同心、和谐共进的深厚情谊。

粽香袅袅,情意绵长。此次活动,第四党支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将文化传承、劳动教育与党建进公寓有机融合,在寓教于乐中增强了组织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丰富了公寓文化内涵,为构建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学生生活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让爱国情怀与文明之花在粽叶飘香中绚烂绽放。(公寓服务中心  供稿)

(一审:汤慧明,二审:冯立磊,三审:蒋国杰)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公共资源管理处